中國基金報記者 房佩燕
作為A股首家披露一季報的上市銀行,平安銀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財報:一季度該行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實現“兩位數”增長。而隨之而來的是,上周該行的股價也實現“兩位數”的增長:上漲近15%。
對此,近日在平安銀行2021年一季度業績發布會暨零售開放日上,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表示滿意,一季度優異業績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蔡新發表示,經過四年的零售轉型,該行以增速致勝,逐漸從過去的股份行“第三梯隊”躍升至如今的“第一梯隊”。
打造“五位一體”服務模式
消費金融成零售轉型基石
蔡新發指出,零售業務走了4年的轉型之路,平安銀行已交出讓投資人滿意的答卷。據財報顯示,平安銀行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0.2%至417.9億元,其中零售對全行貢獻過半,零售貸款規模占比同樣突破六成,達1.6萬億元。
據了解,平安銀行零售打造“開放銀行、AI Bank+遠程銀行+智能網點銀行、綜合化銀行”五位一體的作戰模式,全面踐行數據化經營理念,發展“基礎零售、私行財富、消費金融”3大業務模塊。其中,消費金融板塊作為零售尖兵,是大零售轉型騰飛的重要引擎,也是零售轉型成功的基石。
在2016年末平安銀行開啟零售轉型后,2017年至2019年開始實施消費金融業務突擊,隨后平安銀行消費金融業務領先同業,貸款規模呈倍數增長。
具體而言,平安銀行零售業務總監兼消費金融執行總裁劉顯峰分享消金業務這4年的表現:信用卡的流通卡量4年增長2.5倍,排名股份制銀行的第二位,消費額更是達到全行業第二,超過了所有國有銀行。汽車貸款方面,作為全國唯一一家持牌機構,也在在銀行同業遙遙領先。零售貸款個人按揭貸款余額是2395億,占比僅9%,遠低于銀監會20%的紅線?!斑@也是我們今年一季度整個消金迅速增長,而其他行因為按揭結構占比太多負增長的主要原因?!眲@峰表示。
成長性、健康性和可持續性
踐行有溫度的普惠金融
不僅具有極高的成長性,據介紹,平安銀行的消金業務兼備健康性和可持續性。
健康性方面,劉顯峰表示,目前國內消費金融市場的環境日益復雜,監管關于消費金融趨嚴成趨勢,他判斷這個趨勢是消費金融業務必將回流銀行、回流大行、回流表內。平安銀行消金業務有獨特的優勢:一是綜合金融,特別是平安獨特有的MGM模式,讓線上獲客急劇下降,其他銀行想學,學不來,同時也把控了風險;二是近2萬人的“鐵軍”團隊,高效、敏捷,;三是成本管控和資源配置能力保證的消金業務凈息差的穩定;四是風控優勢。他指出這是平安銀行消金業務競爭的根本。
持續性方面,劉顯峰介紹,在新三年他們通過產品升級、模式升級,產品打通和擁抱生態四個方面打造高度差異化、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讓更多人享受平安銀行提供的優質、專業的貸款服務。
從產品體系來看,信用卡將在獲客和經營方面進行突破;零售貸款將全面升級,加速大數據和科技賦能,搭建并完善“小微智貸星平臺”,并以新一貸快貸、宅抵貸、白領貸、平安智貸等全產品滿足客戶全生命周期的資金需求,助力企業紓困,滿足客戶消費資金需求,并進一步降低其融資成本。
同時,零售貸款將通過數字賬戶來破局線上生態,該賬戶集賬戶、支付、信用、理財、權益多功能為一體,通過與互聯網平臺深入結合,深入到場景當中跟場景對接,進一步面向互聯網年輕客群,面對優質的高成長客群,全方位滿足客戶的金融需求。此外,銀行一季度將普惠金融業務劃歸零售,這也是零售信貸業務未來非常強大的增長點。
從客戶經營模式看,平安銀行則將通過“五位一體”的作戰模式提升客戶經營的效率。業務協同方面則在資產業務板塊打通客戶和產品的經營,滿足客戶全方位金融需求為基礎,打通貸款和私財兩大板塊共同經營,將打通業務線的各項數據,統一貸款建模,實現風險打通,進而帶動業務的可持續性增長。開放生態建設方面,一方面利用平安集團的綜合金融優勢,另一方面將更積極的加強集團外的消費場景,共同經營、共建場景、合作共贏。
劉顯峰表示,未來三年,平安銀行消費金融有兩大目標:一是保持高收益資產規模擴張及信貸投放結構化,穩定生息資產收益率;二是加大客戶經營力度,優化客戶結構,保證未來盈利的增速和盈利的確定性。
蔡新發也坦言,“從最初的‘零售黑馬’到如今的‘零售新王’,我們的自信心增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