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楊卓卿
由于信托行業的私募性質,加之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原因,外界對信托行業的實際運行狀況一直了解有限,對其風險狀況更是知之甚少。
2020年以來,安信信托、四川信托接連爆發大額兌付危機,牽連多家信托公司的金凰珠寶百億質押黃金迷案曝光,新華信托、新時代信托同時被接管……頻繁出現的風險事件令行業形象大為折損,甚至引發投資者信任危機。
信托行業真實的風險狀況到底如何?2020年行至過半,這個問題依然牽動人心。
必須指出的是,在監管部門的大力督導下,信托行業的風險問題已較往年大為透明化,且往更加透明的方向行進。個別信托公司確實發生了一些風險事件,但這類公司仍屬少數,屬于單體機構風險、局部風險,不會影響整個信托業的穩健發展態勢。
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一季度末,信托業資產風險率為3.02%,較2019年末提升0.35%;但環比增幅較2019年末的0.57%下降了0.22個百分點。信托業風險項目個數為1626個,環比增加79個,增幅為5.11%。信托業風險資產規模為6431.03億元,環比增加660.56億元,增幅11.45%。
與其他金融子行業相似,上半年信托行業風險資產的攀升,與經濟增速下行周期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使得企業存量債務風險持續暴露直接相關。由于2018年以來信托資產規模步步收縮,行業不良率上升態勢更為“扎眼”。
與此同時,數次嚴格的風險排查也讓風險資產加速暴露,愈發還原行業真實的運行狀態。2019年以來,信托行業進行了三次風險排查,反復評估資方違約概率以及資產損失程度,旨在摸清機構風險底數,做好風險處置預案。
不久之前,銀保監會下發《關于信托公司風險資產處置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將處置和化解表內外風險資產作為首要任務,并下達各家信托公司需要處置的風險資產規模數據,足見監管部門處置風險資產的態度與決心。
在多種措施與手段下,項目風險很難再隱匿,行業風險狀況更加透明化,而這也是上半年信托公司加大計提撥備力度的行業背景與政策動因。
根據56家信托公司在銀行間市場披露的財務數據統計,上半年這些公司累計計提資產減值損失34.3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15億元增長380.42%。
聯系銀行業來看,銀保監會近段時間一直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合理安排撥備、資本等經營要素,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抵御風險能力。在撥備計提方面,嚴格遵循審慎原則。據記者了解,盡管監管部門未對信托公司作出類似要求,但在加大風險處置的監管引導下,信托公司加大撥備、增加資本亦是未雨綢繆的應對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