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房佩燕 劉明
20年證券市場摸爬滾打,歷經多輪牛熊轉換,深圳前海道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柏良憑借獨特的宏觀分析與趨勢把握的能力,在應對市場風險和控制產品凈值回撤方面有著良好的表現,因此獲評英華獎第四屆三年期最佳私募基金經理,道誼投資也連續上榜英華獎中國私募基金50強。
9月中旬,中國基金報記者采訪了盧柏良。對于當下處于爭論和分歧的中國經濟和股市,盧柏良觀點非常明確:對中國經濟持樂觀看法,從消費當量來看,新周期實際上已經來了,中國經濟和股市正處于右側起點。
消費已提升至新的量級
對于近期市場熱議的新周期問題,盧柏良認為,關鍵是要判斷我國居民消費是否進入一個新的量級,從目前消費體量增幅來看,中國經濟的確處于新周期,并且從消費、出口、投資等來分析,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都處在右側的起點。
盧柏良認為,消費力主要靠勞動收入所得及資產升值而來,特別是勞動所得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政府、國企加杠桿維持經濟快速增長,為中國國內居民消費的累積爭取了足夠的時間,至今9年時間已經讓中國居民消費力進入一個新的當量,經濟也進入了新周期階段。
盧柏良說:“以前中國制造、美國消費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金融危機后恰逢中國出現了劉易斯拐點,勞動力相對不足,議價力提高,收入增長較快。據統計顯示,從2008年開始中國居民消費每年增加4萬億元,9年下來有36萬億元?!蓖瑫r,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消費在GDP的占比為35.3%,2016年則超過60%。
盧柏良進一步解釋,“國內居民消費發生逆轉只有兩個可能,即房地產暴跌或者居民收入突然消失,否則,居民的消費會有持續性,目前來看,這兩種情形都不太可能發生?!?/p>
從出口表現來看,盧柏良表示,金融危機之后世界各國經濟需要進行調整,這就需要有一個經濟體挺身而出填補世界需求的不足,而中國在過去9年時間里就擔任這個角色,本質上需要中國產能投放的重新調整,所以中國經濟這些年來其實是處于非常態,一直加杠桿來彌補世界經濟的需求不足。而今中國加杠桿的歷史使命基本已經完成,各大世界經濟體已慢慢恢復,今年中國出口也表現突出。
盧柏良認為,衡量一個經濟體的發展,市場、人力、土地、技術、文化等要素非常重要。中國有比較統一的市場,有很強的消費能力,需求是最寶貴的市場資源;其次技術的提升、資本的積累、人力資源和文化特質,我們有足夠信心對中國經濟樂觀,從今年人民幣匯率的強勢看,本質就是世界對中國經濟的看好。
因此,盧柏良認為,中國經濟處于右側起點,目前全球經濟最看好中國。具體到資本市場,很多板塊已經走出右側行情,無論是家電、白酒、還是汽車行情,都是在佐證居民釋放消費力的證據。因此道誼投資目前保持不低的倉位,主要的倉位配置在看好的TMT、家電、醫藥等大消費領域。
未來必須更加注重基本面研究
近幾年,資本市場跌宕起伏,經歷了巨大的異常波動。即使如此,道誼投資的產品凈值走勢依然保持穩健,回撤控制得非常好。在一家第三方機構去年的評比中,道誼投資產品業績的性價比(夏普比率,同等風險下的收益水平)在華南地區私募中排名居前,這與盧柏良對市場趨勢的把握能力分不開。
不過,盧柏良并沒有讓自己“舒適”地依賴過往成功經驗,他在2015年11月就提出“重建A股市場生態”,表示A股市場生態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需要因勢制宜,更加注重秉承價值投資。這也是契合了盧柏良的投資理念:秉承價值,因勢制宜;與時偕行,概率取勝。
盧柏良認為,2015年的股災是一個轉折點,以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偏貴,價值投資缺乏制度土壤,“因勢制宜”比較適用,即以趨勢投資為主;此后經過巨幅震蕩,尤其是IPO常態化之后,價值投資將更符合市場,即“秉承價值”為主。
盧柏良這兩年也在這個轉變中不斷探索和適應,從追隨趨勢投資到更加注重基本面研究,對于行業的跟蹤、企業的調研越來越多,投研團隊也從小到大,基本面研究要求也越來越高,持倉換手率越來越低。
“以前做投資,可能有兩個強人就足夠了,現在必須團隊化來做投資,因為同一個行業的上市公司差異化明顯,并且隨著新股供給的常態化,一定要把基本面研究、跟蹤作為投資的堅實依據?!北R柏良說。